我22歲到了香港,站穩畢業後人生的第一階段。那十年的黃金歲月中,許多跟著我一起成長的好朋友和他們的孩子,如今仍然在那裡生活。
香港曾經是很幸運的地方,一個國際化、繁榮、充滿活力的金融中心。
由於威權主義的介入,社會被迫撕裂。過去的朋友、同學,現在可能站在對立面;連聚餐前都要先確認對方的立場;有時甚至無法跟親人對話。
每個香港人都要面對,下一代的孩子將會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長大。
香港回不去了。大部分的人看不出目前的狀況會如何收尾;但我們心底深處知道,鎮壓回應不了任何公民訴求,只會造成更多血腥悲劇輪迴上演。
公館人行地下道的連儂牆上,貼滿了來自台灣與世界各國的關心支持。在每張便條紙上的字裡行間,我讀到的是台灣人對民主、自由、人權的信念。
在台灣的我,因此更加珍惜前輩所爭取的民主。我們選擇的生活方式代表每天要面對不同聲音的碰撞。這些自由的表達和爭論,正是為了台灣這個大家庭更好的共同未來,確保我們永遠不再需要透過濺血來換取社會的進步。
在818遊行前夕,我和大家一起將內心的話黏貼上去,盼香港的朋友們安好無恙。